政讯通中心

欢迎访问打假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消费维权 > 处罚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方具有警示意义

处罚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方具有警示意义

发布时间:2021-09-27 19:01:00作者:佚名 来源: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

  9月20日3时21分,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火灾,造成楼上住户5人死亡。经消防部门调查,火灾系某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入户内充电,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起火。目前,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方已被通州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(据9月22日《新京报》报道)

   

  随着高层住宅增多以及电动自行车使用人群的扩大,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现象非常突出。与此同时,电动自行车自燃现象时有发生。电动自行车在线路破损、擅自改装、超出使用年限、线路短路情形下很容易发生自燃。“电动自行车上楼进屋”的伤害性极强,且让人猝不及防。遗憾的是,还是有很多人漠视规则、无视安全或者心存侥幸。对于类似事件,行为人显然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甚至面临刑事责任。

   

  此次,警方对肇事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将在很大程度上警示那些依然怀有侥幸心理的人。如果一意孤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话,必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制裁。然而,对于安全隐患,事前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事后救济和惩戒。早在2018年,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就表示要下功夫解决电动自行车 “进楼入户”“人车同屋”等问题。但效果不甚明显,主要在于类似现象较为普遍,而监管部门或物业公司难以实施有效监管。

   

  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,无论如何都应想方设法予以解决。具体来说,一要严格规范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生产、维修、改装行业,避免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流向市场。二要强化小区安防措施,设置足量且收费适当的充电设备,减少居民因防盗或减少成本而让电动自行车 “进楼入户”的现象。三要强化宣传引导,营造电动自行车不得“进楼入户”的舆论氛围,或者实现居民之间的互相监督制约,自觉抵制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”。更要对不听劝阻、强行将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”者施以处罚,具体可由物业公布“不文明名单”,由城市管理部门或消防部门予以处罚。还有必要利用技术手段限制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”,如安装智能电动自行车阻梯系统,一旦有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进入电梯就发出警报且无法关门,进而让这一关乎居民生命安全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guangzhou315.cn/show-18-22476-1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打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打假舆情网 djyq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