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讯通中心

欢迎访问打假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消费维权 >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岂能是“防了个寂寞”?

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岂能是“防了个寂寞”?

发布时间:2021-03-18 14:50:22作者:佚名 来源: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

 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,由各主要游戏、视频、直播等网络平台推行的软件系统。但记者调查发现,这类系统存在不少漏洞,实名制形同虚设。一些家长戏称,防沉迷系统“防了个寂寞”。(2月3日《新华每日电讯》)

   

  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这一代人被称为“Z世代”,即深深受到互联网、即时通讯、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的“互联网世代”。科技的加速发展和互联网对现代生活的渗透,让互联网用户 “低龄化”的趋势无可避免。

   

 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建立的初衷,是为了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、有益、受控的上网环境。据了解,进入“青少年模式后”,用户的使用时段、在线时长、服务功能等会受到限制,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。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,适度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长和访问内容,无疑是十分必要的。

   

  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这样的防沉迷系统却是漏洞百出、形同虚设,想要绕过防沉迷系统轻而易举。在网络上,流传着大量破解系统的攻略,仅仅需要几十元就能买到。甚至,在网上随便找个通缉犯的身份信息就能完成登录游戏的身份认证。

   

  为什么青少年防沉迷系统“防”不住青少年?

   

  首先,网络平台难辞其咎。不少网络平台“打折”落实实名注册制,不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审核,只需要用户提供一个身份证号码,就算完成了实名注册。网络平台“偷懒”或许是一个方面,但恐怕更多的,是网络平台出于经济收益的考虑,对青少年超规上网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

   

  其次,某些第三方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例如前文提到的,有商家为了赚钱,将破解系统的攻略作为商品售卖。还有的成年人,会有偿代替青少年完成实名认证。这些操作既不合规,还可能游走在违法的边缘。

   

  据刚刚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2020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9.89亿,其中学生网民最多,占比为21%。而在越来越精密的算法加持下,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大多是“定向投喂”,为用户编织起“精美”的“数字茧房”。此前就有报道称,“孩子抱着手机刷个不停,像是中了毒。”

   

  虽然不必再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,也不必用“网瘾少年”这样污名化词汇描述日益增加的上网青少年,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青少年上网的问题可以放任不管。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,依然有必要引导他们明辨是非、合理上网,更应该为他们提供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。

   

 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岂能是“防了个寂寞”?无论是监管部门,还是网络平台、孩子家长,都应该在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上网的问题上落实责任、形成合力,筑牢青少年上网的“防火墙”,让互联网真正有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guangzhou315.cn/show-18-20473-1.html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打假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打假舆情网 djyq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